脆性断裂破坏的分类
2023-04-13 08:59 陕西钢结构 华邦建设
从宏观上讲,脆性破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断裂时伸长量极其微小。如果结构的最终破坏是由于其构件的脆性断裂导致的,那么称结构发生了脆性破坏。对于脆性破坏的结构,几乎观察不到构件的塑性发展过程,往往没有破坏的预兆,因而脆性破坏的后果经常是灾难性的。工程设计的任何领域,无一例外地都要力求避免结构的脆性破坏。
脆性断裂破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过载断裂
由于过载,钢材强度不足而导致的断裂。这种断裂破坏发生的速度通常极高(可高达2100m/s),后果极其严重。在钢结构中,过载断裂只出现在高强钢丝束、钢绞线和钢丝绳等脆性材料做成的构件。
二、非过载断裂
塑性很好的钢构件在缺陷、低温等因素影响下突然呈脆性断裂。
三、应力腐蚀断裂
在腐蚀性环境中承受静力或准静力荷载作用的结构,在远低于屈服极限的应力状态下发生的断裂破坏称为应力腐蚀断裂。它是腐蚀和非过载断裂的综合结果。一般认为,强度越高则对应力腐蚀断裂越敏感。而对于常见碳钢和低合金钢而言,屈服强度大于700MPa时,才表现出对应力腐蚀断裂的敏感性。
四、疲劳断裂与腐蚀疲劳断裂
在交变荷载作用下,裂纹的失稳扩展导致的断裂破坏称为疲劳断裂;腐蚀性介质的作用,会对构件的疲劳寿命产生更显著的不利影响。疲劳断裂有高周和低周之分。循环周数在10以上者称为高周疲劳,属于钢结构中常见的情况。低周疲劳断裂前的周数只有几百或几十次,每次都有较大的非弹性应变。典型的低周疲劳破坏往往产生于强烈地震作用下。
五、氢脆断裂
氢可以在冶炼和焊接过程中侵入金属,造成材料韧度降低导致断裂,焊条在使用前需要烘干,就是为了防止氢脆断裂。